最新章节:看牙!
小说简介:就问,刘尚书为什么要削你?
满宝:"就是,可以就可以,不可以就不可以,一句话的事儿,为什么要生气?
刘焕本来觉得他祖父生气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但被他们两个这么一问,他再低头这么一想,还真是,他祖父为什么要生气?又凭什么骂他?
刘焕瞬间挺直了胸膛,"对啊,我又不是给你们走后门,我就是不懂就问而已,这是请教呀"
白善点头,转而问道:"刘尚书是怎么说的?
"刘尚书说这事也有先例,不过,"他努力让自己表现出他祖父说这话时的意味深长,"不过最后好多职田都变成了私田"
不仅满宝三人,就连殷或都惊呆了,"职田为什么会变成私田?
"自然是有些人家种得久了,种着种着就变成私田了,当然,那些人家也不是一般人家就是了,所以朝廷官员虽然一直没增长多少,但职田却一直在扩张,就是因为每隔一段时间职田就要消失一部分"刘焕对周满道:"你嘛,暂时还没有这个资格可以从户部里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职田变成私田"第二天一早,家里除了白老爷一家和成家外,其他人都收拾好了东西套上马车和骡车便要出门。
当然,白二郎是不算在白老爷那一边的。
白老爷和成大郎站在门前目送他们浩浩荡荡,欢欢乐乐的跑了,两亲家对视一眼,都莫名的有些想叹息。
虽然雍州离京城很近,近到每每休沐,京中的官员、学生和公子哥们都喜欢从这儿骑马跑到雍州去度假,但满宝他们一次都没去过。
出了东城门,上了宽敞热闹的管道,满宝便将帷帽束紧,直接打马就率先跑了,白善也将布巾掩住口鼻,打马追上去。
白二郎哇哇叫道:"你们等等我啊"
才一张嘴,因为对面车道来车,灰尘飞起,直接就扑进了他的嘴巴里,白二郎气恼的直接呸呸几声,也将布巾掩住口鼻,这才打马去追俩人。
大吉这才带着两个护卫去追三人。
白叔平也跟着周立学周立固他们一起来了,连他母亲都跟着去雍州玩,也就他大哥,因为还在镖局里习武,不能离开。
习武和他们读书不一样,后者还有假期放,他大哥习武却是没有的,基本上除了过年,就没有离开镖局满宝吓了一跳,道:"我可没想把职田变私田,那不是国蟊吗?
她道:"我就是想着,自己管理佃户和职田,耕种得细致些,收获也高些。以后我要是不当官儿,或是换了官职,换了职田,原先的职田是肯定要还回去的"
刘焕道:"我也说你不是这样的人,祖父倒是没怀疑,只说职田的管理也繁杂得很,你要是愿意自己管儿,只能先到户部那里去申请报备"
白善便对满宝道:"那多半就是可以了,后儿找了空我跟你一块儿去"
满宝就转了转眼珠子道:"先生的职田就在我的左近,我们叫上先生一起吧"
庄先生根本不操心职田这种事,他现在全部心神都在读书和教授太子及三个弟子身上,职田这种事,不应该跟俸禄一样,到了时间去领了他该得的那份就可以了吗?
但满宝信心满满,加上老周家也有不少人在京城,论种地,他们可比他厉害多了,因此想了想后便点头。
然后道:"你们在宫里出来不容易,既然你们已经在刘尚书面前提过了,那这件事交给我就可以了,我去户部那边申请办手续"
满宝和白善都暗暗松了一口气,毕竟是例外之事,俩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庄先生对他们笑笑,安抚了一下他们后便让他们玩去了,将此事记在了心里。
他之所以会主动接下此事,却是为了打探得详细一些。
对于职田的管理,他了解的也不多,但据他所知,职田一直是户部管理的,每年夏秋收获之后,户部就会算好各人的租金产出,一并由户部交付。
就是地方上的官员,衙门里也有专人负责此事,只不过,相比于京官,地方上的官员大多都可以自己管理职田。
毕竟就在自己的辖下,特别的方便。
不像京官,职田已经辐射到雍州、商州、梁州等地了。
所以除了一些职田特别多的会要求自己管理外,大部分官员都是交由户部来管理。
因为管理的成本也不少,还不如统一交给户部,省去不少心力呢。
庄先生找到户部时,户部负责职田的官员只看了庄先生一眼便把两张单子给了他让他填写。
然后道:"周小大人那里还得用她的印章,确认是她本人的意思才行"
庄先生一看便知道这是已经有人打过招呼了,他便笑着打探起职田的现状来。
别看户部管着大大小小官员的职田,但主管此事的官员品阶并不高,只有七品,比庄先生略高那么点儿。
因为庄先生是来申请自管的,他正好也要将一些注意事项与他说清楚,便趁机说了一下这职田的管理。
庄先生一脸沉思的回了崇文馆,然后把满宝叫到了跟前,当然,白善和白二郎正好也在吃午食,于是三人便一起被叫到了跟前。
"满宝,你一共有千亩的职田,这么多田地,你想好怎么耕种了吗?
满宝立即道:"不是有佃农吗?到时候吩咐佃农就是了,我爹想亲自去管呢"
庄先生道:"可能会没有佃农"
满宝瞪圆了眼睛,白善也惊讶的抬起头,"怎么会没有佃农呢?
"因为佃农难请"庄先生道:"你以为户部为什么会这么宽松,你们想要自己管理职田就立即给你们了?
他道:"因为职田一点儿也不好管"
岂止是不好管,简直是费心费力还不讨好。
别看职田多是良田,户部的人说,佃农中根本没多少人愿意租种职田,"朝廷很少给他们良种和农具,租金却是固定的,一亩地租在二斗米到六斗米之间,根据地肥情况来定"
白善算了一下后道:"倒也合理"
庄先生点头道:"但这是必须给的,租种别人的土地,东家还有可能给些良种和农具,朝廷这边却什么都没有,所以他们不喜欢租种职田"
"很多佃农都是被逼着租种的,所以你们要想自己管理职田,恐怕就很难招到佃户了"
满宝道:"还得实地看过才知道啊"
白善算了算日子后道:"再过几日便是中秋了,听说今年中秋有外藩来朝,会多放几日假,不然我们去雍州看看?
满宝眼睛一亮,立即道:"好呀,好呀"
就算不去看职田,去雍州玩一玩也是不错的。
白二郎也想去,"反正也不远,半日功夫就到了,我们还能在乡下庄子里多住几天呢,听说雍州的羊蝎子特别好吃"
白善和满宝更想去了。
还有许多话未来得及说出口的庄先生沉默了一下后干脆将一本小册子交给满宝,"虽然职田交给我们自己管理了,但也是有要求的,比如与佃农所有租税,定租不能超过六斗米,分租不得超过六成"
这也是朝廷保护佃农的唯一措施了。
满宝应下,看过条例后和白二郎道:"竟然可以要六成的分租,可真黑呀,我以为大家都会要四成的,你家不就是一直取的四成吗?
"分地方的,"白二郎了解的不多,但每年都有庄头来家里汇报情况,所以他也听了一耳朵,道:"有些地方我爹也是收五成的"
满宝好奇,"为什么不一样?
白二郎:"我怎么知道?要不回去以后我替你问问我爹?
白善道:"因为地方不一样吧,地肥也不一样"
他道:"罗江县毕竟是自己住的地方,哪怕为了交好乡邻,也该少取一些租税的,其他地方的话,薄地就少取些,肥地就多要一些,现在我家在陇州一带收的租税也多为四成,只有部分地方是五成"
满宝和白二郎听得一愣一愣的。
"祖母说了,就算我们现在不住在陇州,那也是我们的故乡,本家所在,还是应该经营好当地的"白善意味深长的道:"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一般连自家所在的周边都取厚租的,多半会长久不了,就是世家豪族,他们也得对自家周边的佃户宽容一些的"
很现实的问题,但不知为何,满宝心底有些发冷,她暗道:这不就是百科馆里一些书上写的剥削吗?
白善显然也想到了,看了满宝一眼后道:"你要自己管职田,对佃农们来说未必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