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这天地
小说简介:白善从县衙连通后院的小门那里溜回了小院,又从侧门出去溜到了医署。
周满今天没有新的病人,县衙先前抓捕山匪时骨折的衙役来换药,此时正坐在椅子上偷眼看在院子里晒药材的西饼。
白善带着大吉溜进来,见他眼睛都移不开了,便整理了一下衣袍上前,伸手在他眼前招了招。
衙役回神,看到白善便吓了一跳,他就要起身行礼,结果屁股才抬了一下便发现他一条腿是瘸的,站起来有点儿不方便。
白善止住他的动作,看向院子里的西饼,问他,"好看吗?
衙役脸颊瞬间爆红,耳朵尖都红透了,但还是点头,"好,好看"
白善上下打量他,有些怀疑的问道:"成亲了没?
衙役脸色更红,摇头,满眼期待的看着白善。
白善面色好看了点儿,不过却上下打量过他后摇头道:"有点难,西饼好像也喜欢好看的"
衙役:
白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有点难,但你可以努力一下"
说罢转身去找周满。
衙役眼巴巴的看着县令往后院去了。
满宝正在和文天冬称药,他们决定做些常用的药丸备用。
文天冬对做药丸不太熟练,毕竟只在太医署里学过,真正动手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周满比他多一点儿,但也比不上老郑掌柜,甚至还比不上郑辜。
她一边做一边叹气,"郑辜和郑芍在就好了,他们两个做药丸的速度最快,最熟练了"
文天冬:"先生,我也可以学习的"
周满点了点头,鼓励了他一番,看到白善进门时她微讶,她先抬头看了一下太阳,"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呢"
白善在边上找了一张小凳子坐下,拉过一个药碾子帮他们碾药,道:"我来你这儿躲躲"
周满惊奇不已,"在这北海县里你竟然有需要躲的人?谁啊?
白善:"郭刺史的人"
因为有文天冬在,白善没有说为什么要躲着,周满努力的忍下了要问的冲动。
一直到文天冬处理好了手上的药材,拿着单子去药房挑选其他的药材,她这才一屁股坐在白善身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
白善就叹息一声道:"也不知道宋家付了什么代价,竟然能请动郭刺史说情,让我放了宋民"
他道:"此时是放了宋民,后面就该为我和宋家讲和了"
周满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受贿?
白善往外看了一眼,不太有诚意的和她道:"小声一点儿"
周满问:"那你要和宋家和解吗?
白善意味深长的道:"那要看宋家愿意出什么代价了,不过不管我和宋家和解与否,宋民既然犯了事,那就该惩办,不然在他这里开了先河,以后再有人犯事,便以为走刺史的路子就能免去惩罚,那我这县令还怎么当?
周满:"你判了宋民坐监三个月,你总不能躲三个月吧?
白善歪头想了想,"太子应该快到了吧?
"万一他和我们去西域时一样,一路游走一路巡察怎么办?从京城到青州的路途可也不近"
白善:"不至于吧,殿下不会这么不靠谱的"
话是这么说,其实白善自己也不是很肯定,于是碾药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他纠结不已,"我要是去信催促太子殿下,会不会显得很急功近利?
周满肯定的点头,"会!
白善便叹气,"那就只能暂时躲着了,先躲他个两三天,不行再想办法"
他甚至暗搓搓的想了个坏主意,压低声音道:"你说要不要让路县令给郭刺史找个麻烦?
周满:"路县令能听你的?
那必定不能,对于路县令来说,和郭刺史搞好关系更重要,肯定不会为了替他吸引注意力就和郭刺史交恶的。
白善叹气,同时小声道:"我们提前和路县令合作果然是对的"
周满深以为然的点头。
而此时,郭刺史的来使才被劝离县衙,但也没走远,就是被方县丞拉着去酒楼喝酒吃饭了。
等用过午食,他才拿了方县丞的准信回去复命。
他不觉得白善会不答应,宋民犯的毕竟是小事,也才判了三个月的坐监,网开一面还能卖郭刺史一个面子,多简单的事。
而且郭刺史不仅是白善的上官,两家还是亲戚,那更是万无一失了,于是他赶回青州城复命,和郭刺史表示一切都没问题了。
郭刺史便心安理得的收了宋家的东西,然后笑道:"过段时间等白县令休沐了给他下个帖子,请他到青州城来吃个酒,我再给俩人调解一下这事儿便成了"
幕僚也觉得没问题了,笑着恭喜郭刺史,"北海县能稳定下来,官盐的出产就更没有问题了,大人该居首功"
"哎,不可如此说,白县令也没少费心,北海县是他治理,首功自然还是他的"
路县令知道这事儿已经是两天后了,还是因为白善一直不放人,也没有改判,宋家便不得不到刺史府里暗示了一番,郭刺史气得砸了杯子,惊动了才禀报完事情离开的长史,然后不小心知道的。
路县令忍不住喷出了半口茶,剧烈的咳嗽起来,"所以白县令和郭刺史闹掰了?
说好的扶持白善打压他呢?
来传话的吏员小声道:"倒也没有闹掰,北海县那边说白县令下乡去了,一直未曾回来,方县丞不敢做主改判县令已经判定的案子,要等白县令回来再说"
"郭刺史派去的幕僚也说当时他并没有见到白县令,也说是下乡去了,虽不知真假,但郭刺史被下了面子,的确很生气"
路县令琢磨了一下,往后靠在了椅子上,若有所思道:"白善比我想象的有骨气呀"
吏员也点头,"听说宋家被他折腾得不轻,龙池盐场关了有小两月了,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宋家明明已经后退一步,主动提起要重开龙池盐场,但白县令就是不开,还放话说,龙池盐场是北海县衙的,开或不开得县衙说了算"让她到我哪里来,反正今天也就这些病人了,来的人都摸一摸脉,积累一下经验,有病看病,没病安心"
文天冬:"您高兴就好"
这样不放过一个机会的摸脉也是没谁了。
白善默默地没说话,给她倒了一碗酸梅汤,问道:"我看天热的很,家里贺嫂子煮了不少酸梅汤,我让她再加点水,送来给他们解解暑?
周满一口应下:"好呀"
她觉得白善都亲自给她送午食了,还这么关心她,于是也关心的问了他一句,"你的案子审完了?
白善颔首:"审完了,已经判了,小案子,都不必上交刺史府,直接就可生效"
然后白善就被打脸了,第二天,他送祝淇等人出城去服役,虽然董县尉和众衙役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来给一群服役的犯人送行,但也老实的站在一旁等着。
白善将一张纸递给祝淇,道:"你识字,又是你领着这些人干的坏事,那服役时依旧是你做头首吧"
白善道:"到了那边,你便归祁里正来管,这单子上是你们每日要干活的时辰和一日三餐每个人的花费及基本的菜单"
他道:"这些钱都是县衙给你们付的,也是从百姓们的赋税中来的,你们服役是为赎罪,但百姓们也不会就按着你们薅羊毛,希望你们在服役时能思己过,服役回来后能够好好做人,再不犯事"
祝淇等人心中复杂,还有不少人心中感动起来,连忙应下。
有一人见白善温和,便忍不住问道:"大人,我们三哥怎么样了?就是掉下悬崖的那个"
白善叹息一声。
大家听到他的叹息,一时眼圈都红了,有两个年纪小的,直接就哭出来了。
"他的运气太好了,掉下去就挂在了树上,就是下不来,也上不去,罗巡检折腾了很久才把人吊上去,也没什么大的毛病,就是饿了三天"
众人:
两个哭得哗哗的小伙子一个激动,鼻涕就喷出来了,白善偏过头去不看,两个小伙子却很不在意的一抹鼻子,连忙问道:"那八哥呢?
"他呀,"白善道:"比较惨,醒过来一次,剩下的日子就是好好的养了,不知道会不会变傻,已经被他家里人带回去休养了,对了,他不服役得交罚金的,你们出去后要不要给他家里帮帮忙?
众人:
祝淇连忙道:"大人,他的罚金我来交"
白善颔首,"很好,你们先去服役吧,明天掉下山崖的那个会去和你们作伴的,好好干活儿,争取把小刘村那条路修出来"
众人被他鼓励得有些不知所措,但还真生起了一些雄心,竟然不觉得受罚去服役是多难受的事了。
白善这才扭头叮嘱衙役,"记住本县的话,闲了多教教他们律法,服役是苦活儿,在吃的上别亏了他们,那菜单是我研究了小十年的成就,你们就照着菜单来就好"
衙役们:
他们也应下了,就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董县尉等他们走远了,便忍不住问,"大人,那什么菜单您为什么会研究了小十年?
他看过了,不就是早食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一叠腌菜;中午三个大馒头,热菜两个,其中一个必须有肉两块
别说对付服役的犯人,就是对于每年服役的役丁都是很丰盛的了。
白善就背着手仰望天空道:"怕吓着他们,我还把时间缩短了说呢,其实我已经研究了有十多年了,一个成年的男丁服役,每天最少要吃这么多东西才能顶得住这样大的劳力消耗"
董县尉看着白善的年纪,不由问道:"大人怎么会去研究这个?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这不是正常的吗?村子里每年都有人去服役,感兴趣去看了,自然就研究了"
他回县衙,结果还没进门,方县丞就焦急的迎出来,凑到白善耳边低声道:"刺史府来人了"
白善眉一扬,以为是太子快到了,于是高兴的抬脚进去,方县丞就追在后面焦急的道:"是为了宋民的案子来的"
白善的笑脸哐的一下就垮了下来。
方县丞和董县尉看到这个变脸,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了一下,但正事还是要干。
方县丞压低了声音道:"刺史府的意思是,祝淇等人祸害乡里,顽性难改,判了他们就行,宋民都已经是盐场管事,不会为那种小事去刺探新盐场,所以"
白善抿了抿嘴角,没有直接去大堂,而是转身去了办公房,成功避开了刺史府来的人。
他问道:"宋家走通了郭刺史的关系?
"应该是的,"方县丞叹气道:"不然郭刺史也不会特特的派人来为宋民说话"
白善很怀疑,"会不会是小鬼难缠,其实并不是郭刺史的意思?
方县丞沉默了一下后道:"可来的是郭刺史身边的幕僚"
白善: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想了想后道:"就说我下乡去了,这案子是我判的,你做不了主,但你可以先应承下来,就说等我回来了便告诉我,暗示一下,以我和郭刺史的关系,不会不答应"
方县丞:"那您要答应吗?
白善:"不答应!你先把人糊弄走了再说"
方县丞:主意是好主意,只是这个恶人最后却让他来当了。
白善安慰他,"放心,锅不会落在你头上的,该是我的,就还是我的"让她到我哪里来,反正今天也就这些病人了,来的人都摸一摸脉,积累一下经验,有病看病,没病安心"
文天冬:"您高兴就好"
这样不放过一个机会的摸脉也是没谁了。
白善默默地没说话,给她倒了一碗酸梅汤,问道:"我看天热的很,家里贺嫂子煮了不少酸梅汤,我让她再加点水,送来给他们解解暑?
周满一口应下:"好呀"
她觉得白善都亲自给她送午食了,还这么关心她,于是也关心的问了他一句,"你的案子审完了?
白善颔首:"审完了,已经判了,小案子,都不必上交刺史府,直接就可生效"
然后白善就被打脸了,第二天,他送祝淇等人出城去服役,虽然董县尉和众衙役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来给一群服役的犯人送行,但也老实的站在一旁等着。
白善将一张纸递给祝淇,道:"你识字,又是你领着这些人干的坏事,那服役时依旧是你做头首吧"
白善道:"到了那边,你便归祁里正来管,这单子上是你们每日要干活的时辰和一日三餐每个人的花费及基本的菜单"
他道:"这些钱都是县衙给你们付的,也是从百姓们的赋税中来的,你们服役是为赎罪,但百姓们也不会就按着你们薅羊毛,希望你们在服役时能思己过,服役回来后能够好好做人,再不犯事"
祝淇等人心中复杂,还有不少人心中感动起来,连忙应下。
有一人见白善温和,便忍不住问道:"大人,我们三哥怎么样了?就是掉下悬崖的那个"
白善叹息一声。
大家听到他的叹息,一时眼圈都红了,有两个年纪小的,直接就哭出来了。
"他的运气太好了,掉下去就挂在了树上,就是下不来,也上不去,罗巡检折腾了很久才把人吊上去,也没什么大的毛病,就是饿了三天"
众人:
两个哭得哗哗的小伙子一个激动,鼻涕就喷出来了,白善偏过头去不看,两个小伙子却很不在意的一抹鼻子,连忙问道:"那八哥呢?
"他呀,"白善道:"比较惨,醒过来一次,剩下的日子就是好好的养了,不知道会不会变傻,已经被他家里人带回去休养了,对了,他不服役得交罚金的,你们出去后要不要给他家里帮帮忙?
众人:
祝淇连忙道:"大人,他的罚金我来交"
白善颔首,"很好,你们先去服役吧,明天掉下山崖的那个会去和你们作伴的,好好干活儿,争取把小刘村那条路修出来"
众人被他鼓励得有些不知所措,但还真生起了一些雄心,竟然不觉得受罚去服役是多难受的事了。
白善这才扭头叮嘱衙役,"记住本县的话,闲了多教教他们律法,服役是苦活儿,在吃的上别亏了他们,那菜单是我研究了小十年的成就,你们就照着菜单来就好"
衙役们:
他们也应下了,就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董县尉等他们走远了,便忍不住问,"大人,那什么菜单您为什么会研究了小十年?
他看过了,不就是早食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一叠腌菜;中午三个大馒头,热菜两个,其中一个必须有肉两块
别说对付服役的犯人,就是对于每年服役的役丁都是很丰盛的了。
白善就背着手仰望天空道:"怕吓着他们,我还把时间缩短了说呢,其实我已经研究了有十多年了,一个成年的男丁服役,每天最少要吃这么多东西才能顶得住这样大的劳力消耗"
董县尉看着白善的年纪,不由问道:"大人怎么会去研究这个?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这不是正常的吗?村子里每年都有人去服役,感兴趣去看了,自然就研究了"
他回县衙,结果还没进门,方县丞就焦急的迎出来,凑到白善耳边低声道:"刺史府来人了"
白善眉一扬,以为是太子快到了,于是高兴的抬脚进去,方县丞就追在后面焦急的道:"是为了宋民的案子来的"
白善的笑脸哐的一下就垮了下来。
方县丞和董县尉看到这个变脸,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了一下,但正事还是要干。
方县丞压低了声音道:"刺史府的意思是,祝淇等人祸害乡里,顽性难改,判了他们就行,宋民都已经是盐场管事,不会为那种小事去刺探新盐场,所以"
白善抿了抿嘴角,没有直接去大堂,而是转身去了办公房,成功避开了刺史府来的人。
他问道:"宋家走通了郭刺史的关系?
"应该是的,"方县丞叹气道:"不然郭刺史也不会特特的派人来为宋民说话"
白善很怀疑,"会不会是小鬼难缠,其实并不是郭刺史的意思?
方县丞沉默了一下后道:"可来的是郭刺史身边的幕僚"
白善: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想了想后道:"就说我下乡去了,这案子是我判的,你做不了主,但你可以先应承下来,就说等我回来了便告诉我,暗示一下,以我和郭刺史的关系,不会不答应"
方县丞:"那您要答应吗?
白善:"不答应!你先把人糊弄走了再说"
方县丞:主意是好主意,只是这个恶人最后却让他来当了。
白善安慰他,"放心,锅不会落在你头上的,该是我的,就还是我的"